1.2.4公共区域
1.2.1.1公共区域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,存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,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。
1.2.1.2公共区域可根据实际适当设置有害垃圾的小型收集容器。
1.2.1.3公共区域应在主次支道路及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**路,每间隔80米-100米设置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废物箱。
1.2.1.4公共区域商业街、风貌街等繁华区每间隔50米-100米应设置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废物箱。
1.2.1.5在商场、车库、地铁站、高铁站的出口可使用具有智能计量、辨识类别的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备。
1.2.5居民住宅区
1.2.5.1设置分类投放点
1.2.5.1.1居民住宅区应至少设置1个分类投放点,原则上每1000户应设置1个分类投放点。
1.2.5.1.2分类投放点应设置有害垃圾(电池、灯管)、可回收物(玻璃、金属、塑料、纸类)分类收集容器。电池、灯管收集容器可分别设置或一体式设置,应具有**、防误开功能。玻璃、金属、塑料和纸类收集容器应分别设置。
垃圾分类亭是一种用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设施,其主要作用包括:
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:垃圾分类亭通常会标明不同种类的垃圾,无人值守智能垃圾站,如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湿垃圾和干垃圾等,方便居民了解和遵守垃圾分类规定,正确投放垃圾。
提供垃圾分类投放空间:垃圾分类亭为居民提供了专门的投放空间,使垃圾分类投放更加方便、快捷。
提高垃圾分类效率:垃圾分类亭可以有效地提高垃圾分类效率,减少混合垃圾的数量,使垃圾处理更加。
宣传环保意识:垃圾分类亭的存在可以提醒居民注意环境保护,增强环保意识,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垃圾分类。
总之,垃圾分类亭是一种重要的环保设施,它可以提高垃圾分类效率,减少混合垃圾的数量,宣传环保意识,同时也方便居民正确投放垃圾。
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及标准 1.1分类投放容器配置要求及标准
1.1.1分类投放容器的设置应与定时din点相对集中收集方式相匹配。
1.1.2分类投放容器的数量、规格、间距应根据垃圾产生量和收运频率确定。
1.1.3分类投放容器应采用阻燃、耐酸碱腐蚀、具有一定韧性、承载力及耐温性的材料制造。
1.1.4分类投放容器应与垃圾分类收运车辆的装载方式相匹配。
1.1.5分类投放容器应及时维护或更新,确保容器外观整洁、标志规范、密闭性好。
1.1.6 本标准实施前配置的分类投放容器,可通过更新标志等措施以符合标准和满足使用需要。
1.2各类场所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及标准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具体区分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(点)、公共机构办公区、文教区、公共区域、菜市场和农贸市场、居民住宅区、农村等类型。